
在影视圈,郑晓龙的名字堪称 “金字招牌”。从《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到《金婚》《红高粱》《甄嬛传》《功勋》《幸福到万家》《侦察英雄》等,再到如今的《藏海传》,三十多年来,由他策划、监制、执导的许多电视剧,都堪称经典。这些作品带着时代的印记,亦有对当下的反映。即便是古装题材,他也秉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态度去拍摄。一部《甄嬛传》,十余年来各种热梗和解读层出不穷、常说常新,成为风靡至今的文化现象。
郑晓龙出身军人家庭,也当过兵,在部队服役期间就因文笔出众受到赏识,后来成为机关单位的宣传干事,一边工作一边大量读书,为踏入影视圈夯实了基础。大学毕业后,郑晓龙来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那时,他已经隐隐感觉到,大众文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便打算拍一部聚焦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后来,郑晓龙召集了李晓明、王朔等人,一起琢磨剧本。经过紧锣密鼓的拍摄,1990 年,《渴望》播出,一举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刘慧芳” 也成了 “好媳妇” 的代名词。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之后,郑晓龙策划拍摄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开创中国室内情景喜剧先河;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反映了上世纪 90 年代的出国潮,一时成为经典。在这些电视剧中,郑晓龙此后在创作中坚持的 “现实主义态度” 已初见端倪:细节要真实、有质感,人物举止要有逻辑,讲的是普通人的故事,但也要对时代和社会有所反映。
《甄嬛传》原著小说是架空的,电视剧则将其背景落到了雍正年间,赋予故事一个真实的朝代。有了背景支撑,郑晓龙又将细节填入故事框架,人物逐渐有了灵魂。安陵容的 “冰嬉舞” 所占比例并不多,但从服装设计到滑冰鞋怎么做,都花费了大量心思。对细节的精细打磨,使得《甄嬛传》播出后长盛不衰。十多年来,这部剧被 “盘” 的几乎包了浆,解读《甄嬛传》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观众热衷于讨论各种细节,边边角角都没落下。不过,郑晓龙当初压根没预料到《甄嬛传》能这么火,“拍的时候没想到,播的时候也没想到。” 他总觉得,一部剧拍完后就有了独立的人格,渐行渐远,跟自己就没关系了。但每次别人提起这部剧,他依然非常高兴,因为它证明了一件事:大浪淘沙,经过时间选择,能留下来的、大家都爱看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这甚至跟拿不拿奖、挣不挣钱都没多大关系。
前段时间,由他担任总导演、曹译文担任导演的《藏海传》播出,口碑收视都非常不错。《藏海传》的时代背景是架空的,但服饰、官制、环境营造等都落地到了明朝。如此这般,一部剧才会富有质感,丰富的细节,则会令作品血肉饱满。拍戏时,郑晓龙其实没怎么想过剧爆不爆的问题。那时他跟曹译文一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打磨质量上。与细节较劲的痕迹,在《藏海传》的拍摄过程中几乎随处可见。有一场推开墓门的戏,时间不长,但花的心思足够多。镜头中,藏海要推开沉重的墓门。但当时制作好的道具墓门重量不够,人往那一站,轻轻一推,门 “吱呀” 一声就开了。郑晓龙一看,这绝对不成,道理很简单,过了那么多年,又是巨大的石门,推的时候得有力量,那个 “推” 的劲儿得出来,不然,跟艰难进入墓道的状态就对不上了。他将这些细节考虑周全,再讲给演员听。肖战也给出了令郑晓龙满意的反馈。“演员表演呢,你一说他就明白,努力地用劲 (推),再加上门开了的配音,就觉得 (对了)。”“生活化的细节很影响剧的质量。包括台词怎么说、动作怎么做,一点一滴,有的剧本提供这些,有的剧本不提供。” 郑晓龙觉得,作为导演,这些都应该想到。
在流量内卷的互联网时代,郑晓龙、曹译文和其他主创们用 40 集的《藏海传》证明一个道理:高质量的长剧依然富有生命力。一句话,尊重观众,耐心打磨细节才能出好作品。许多年来,在网络平台上,郑晓龙很多作品的热度几乎从未衰减。他不怎么上网,但拍出的剧情,经常能够精准踩中网络文化的 “流行点”。而如何制造 “爆款” 的答案,其实就藏在他的作品里:注重细节,贴近观众。把细节当成情节拍,是创作文艺精品的秘诀。在他看来,我们常常大量拍情节而没有细节,但想让观众产生信任感,细节恰恰是最重要的,最后是要功力的。细节够了,人物也就丰满了。想要拍出令人信服的细节,就要充分了解生活和常识,他坚持认为,如果不是从生活中来,而是从自己的想象中来,就可能有问题。在郑晓龙的观念里,对细节的把控,应该贯穿整个拍摄过程。《甄嬛传》的后期制作时间很长,由于北京故宫并非处在群山环绕之中,他便让人逐帧将横店宫殿后面的山抹掉。说到底,还是他坚持许久的那个创作标准:现实主义。同时跟上时代,不落窠臼。他有自己的原则,但并不墨守成规,在《藏海传》剧组里,会耐心倾听青年导演曹译文的想法,比如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置反转、如何 “填坑”,然后点点头,“哦,原来你们这么想。”“认真,但不严厉。” 是曹译文对郑晓龙最为直观的印象之一。
在漫长的时光里,郑晓龙始终保持着一颗好奇心,认真对待每一部作品。做好作品,做能够留下来的作品。闯荡影视圈三十余年,这是郑晓龙最重要的心得,或许这也是他多年来 “创作之树” 常青的秘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名人网-有影响力的中国名人门户网站【官网】 > 郑晓龙:以细节雕琢时代,用作品书写传奇
热门信息
阅读 (1442)
1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312)
2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112)
3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029)
4 全国28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阅读 (1028)
5 做你自己,不要刻意去取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