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暄于 1928 年 5 月 24 日出生在浙江省玉环县鲜迭村。他的父亲高鸣鹤在上海特区地方法院担任书记官,年幼的高铭暄虽留在家乡跟随祖母生活,但父亲的职业让他从小就对司法工作有所耳闻,在心底埋下了法律的种子。1947 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对法律的浓厚兴趣,同时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浙江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三所知名学府同时录取。考虑到父亲在杭州地方法院任职,能与父亲团聚的高铭暄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法学院。在大学期间,李浩培教授讲授的刑法学深深吸引了高铭暄,让他决心在刑法领域深入钻研。1949 年,因浙江大学法学院被迫停办,在李浩培教授的举荐下,高铭暄转学到北京大学法律系继续学业。1951 年,高铭暄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刑法研究生班的一员,师从苏联著名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达玛亨教授、尼古拉耶夫教授和柯尔金教授,系统学习和研究苏联刑法理论,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3 年,高铭暄研究生毕业后,便留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任教,开启了他漫长而辉煌的法学教育与学术研究之路。1954 年,年仅 26 岁的高铭暄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大使命 —— 参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律室组建的刑法典起草班子,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刑法典。这一工作历时 25 年,期间共拟出 38 稿。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高铭暄全身心投入,历经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探讨,为刑法典的诞生付出了巨大心血。1979 年,刑法正式颁布通过,结束了新中国没有刑法典的历史,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凝聚着高铭暄等众多法律人的智慧与汗水。此后,刑法典的修订,部分刑事立法解释、刑事司法解释的出台,都离不开高铭暄的睿智和心血。他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刑法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全过程,是中国刑法发展历程的重要推动者。
在学术研究方面,高铭暄成果丰硕,著述等身。截至 2012 年,他撰写了 6 部专著,主编、参与著述 100 余部,发表论文 300 余篇。1981 年,他出版个人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详细阐述了第一部刑法典的诞生历程,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1982 年 5 月,他与马克昌合作主编的中国刑法学第一部统编教材《刑法学》出版,该教材成为当时众多法律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对中国刑法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法律人。1993 年,他主编的《新中国刑法科学史》填补了新中国法学发展史研究的空白,为后人研究新中国刑法学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参考。1994 年 10 月,主编的法学专著《刑法学原理》三卷本,集纳了中国刑法总则理论领域的重要成果,凭借其高品位的学术水平和突出的实用价值荣获国家图书最高奖项 ——“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这些著作和论文,不仅是他个人学术思想的结晶,更是中国刑法学发展的宝贵财富,为中国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坚实支撑。
高铭暄在法学教育领域的贡献同样卓越非凡。1984 年 1 月,他成为中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这一身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己培养刑法学博士的历史。此后,他先后培养了赵秉志、陈兴良、周振想、姜伟、王勇、张智辉、黄京平、邱兴隆、张军等一大批在我国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极具影响力的杰出人才。截至 2015 年,他共培养了 57 位博士。这些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高铭暄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他的言传身教,如同明灯照亮了学生们在法律道路上前行的方向。他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在法学教育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师德丰碑。
在其职业生涯中,高铭暄还担任过众多重要职务,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法学组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等。这些职务不仅是对他学术成就和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意味着他肩负着推动中国法学界学术交流与合作、引领中国刑法学发展方向的重大责任。在任职期间,他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为中国法学界与国际法学界的交流搭建桥梁,促进了中国刑法学与国际接轨,推动了中国刑法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高铭暄的卓越贡献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他曾获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图书奖”“吴玉章优秀科研奖”“切萨雷・贝卡里亚” 奖等荣誉称号。2019 年 9 月 17 日,他被授予 “人民教育家” 国家荣誉称号,同年 9 月 25 日,被授予 “最美奋斗者” 称号。这些荣誉是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他一生致力于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事业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如今,虽已年近九旬,高铭暄依然心系中国刑法学的发展和法学教育事业。他虽不再身处教学和科研的一线,但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始终激励着无数法律人奋勇前行。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恒星,在法律的浩瀚星空中散发着永恒的光芒,为中国法治建设指引着方向。他的故事,是一部生动的奋斗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法律人坚守法治信仰,为实现中国的法治梦想而不懈努力。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征程中,高铭暄先生的贡献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成为中国法治建设道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名人网-有影响力的中国名人门户网站【官网】 > 高铭暄:中国刑法学的泰斗
热门信息
阅读 (1442)
1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312)
2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112)
3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029)
4 全国28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阅读 (1026)
5 做你自己,不要刻意去取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