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网

28 岁缔造小霸王、34 岁创步步高商业神话!揭秘闲人段永平的传奇人生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在中国企业家里面,段永平是一个异类。​

如果说接手一个十几人的亏损小厂,把它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很多企业家都能做到的话,那么,放弃 “小霸王”,另起炉灶做出 “步步高”,并做到如此成功的地步,就不是多少人能做的了。​
从 90 年代后期以来,步步高的若干个产品都做到全国第一,却一直不急着上市,这份克制力也极其罕见。​

步步高开枝散叶,直接孵化出 OPPO、vivo,间接孵化出一加,这种模式也是全国少有,更别说拼多多也和段永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也有不少其他公司在某些领域有 “黄埔军校” 之称,但它们大多都是内部人辞职出来创业,而不像步步高这样像有丝分裂一样在母体上孵化出子体,并且很好地把母体的基因传承下去。​

而段永平 40 岁就退休,身为公司董事长,却只顾带小孩、玩投资、做慈善、打高尔夫,一年就回国一两次,电话也不打几个,更是绝无仅有。​

他从实业家的角色中退出,又作为投资人,通过投资网易、UHAL、GE 等大赚特赚,被称为 “段菲特”,这也是前无来者。​

由于他的刻意低调,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不知道成龙的 “望子成龙小霸王”、李连杰的 “世间自有公道”、猥琐男的 “喂,小丽啊”、小女孩的 “哪里不会点哪里”,都出自段永平的手笔;更不知道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一加、拼多多,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
段永平,就是一个谜,被一些人称为 “中国最神秘富豪”。​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一下,59 岁的段永平,背后都有哪些传奇故事。​

1960 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江西泰和人段锡明的日子,和全国人民一样,都不好过。​
那时,粮食供应极其紧张,而段锡明的妻子彭建华又怀有身孕,不知道这灾荒何时才能到头。​
好在,过完年,生活给了夫妇俩很大的安慰。​

1961 年 3 月,他们家新添了一个小男孩,生得虎头虎脑。或许是为了孩子永远平安,或许是为了国家永远太平,他们给孩子取名为:段永平。​
也是那一年,段锡明夫妇双双进入了江西水利电力学院(现南昌工程学院)当老师,捧上了稳稳的铁饭碗。​
小家庭的日子,终于好过起来。​

可是,当小永平在校园里无忧无虑地长到 5 岁时,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那一年,伟大领袖发出了著名的 “五七” 指示,段锡明夫妇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后在那里一待就是五六年。​
年幼的段永平,也跟着父母下乡,在井冈山下度过了自己的小学时光。​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段永平上的小学是混合班,1-3 年级合并上课,教室极其破旧。除了语文数学外,学校还教 “赤医课”、“农机课”、“气象课” 等。​
小小的段永平也要跟着大人插秧、割稻子,忙得没日没夜。但有时候也很快乐,例如和小伙伴一起到河里抓鱼,每次抓到一条鱼,是最开心的时候。​

就这样有苦有甜地过完童年,段永平成了一个顽皮孩子,用小石头打鸟,打人家的鸽子、玻璃窗的事儿没少干,练就了百发百中的本事。他虽然个子不高,却长得很壮实,在军事训练中,扔手榴弹能扔 60 多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抓革命思想。段永平成为 “学毛选积极分子”,心中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井冈山道路通天下,毛泽东思想照全球。​

但是,对段永平以及当时的中国青年而言,如何才能 “通天下”,却是谁也不知道。连整个国家都处于迷茫之中,何况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呢。​

1977 年,一代人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机,那年 10 月,国家宣布恢复高考。​

段永平的生命里燃起了曙光。虽然在刚上小学时就赶上了文革,可谓 “最不幸的一代人”;但高中毕业时刚好赶上恢复高考,又可谓当时 “最幸运的一代人”。​
考上大学,成为段永平的全部目标。​

1977 年 11 月,16 岁的段永平与 570 万考生一起,参加了这个国家已经久违多年的高考。​
可惜的是,在干农活、摸鱼虾、学毛选和调皮捣蛋中度过青少年时光的段永平,成绩一塌糊涂,4 门科目加起来,才 80 多分。​
从燃起希望到希望破灭,前后也就两个月。​

但段永平没有痛苦多久,他很快又投入了新的奋斗。考上大学,是他此时唯一的人生目标,不管前路多少困难,都阻挡不了他改变命运的决心。​
他开始没日没夜地投入学习。虽然学习非常艰苦,非常累,但这种朝着目标前进的感觉,却让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1978 年 7 月,段永平再次走进考场。​

这次,他的成绩,仍然是 80 多分。​
不同的是,这次 “80 多分”,是每门的平均成绩。这一年考试是考 5 门,段永平总分达到 400 多。​
段永平成为他们学校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学生。而且考的还不是一般的本科,而是:浙江大学!

这段高考经历,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也给他建立了强大的自信:我只要认准了想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1978 年 9 月,段永平来到杭州老和山下,进入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学习。​
那一年,他 17 岁。​

刚进大学的段永平,完全是一个土包子。​
当时,他奉母命,来杭州拜访舅舅,要给舅舅打一个电话。可是,来到打电话的地方,研究了十几分钟,就是不知道电话该怎么用。​
后来,还是通过观察别人是怎么打的,他才学会。​

谁也想不到,这个第一次和电话打交道,就遭遇如此尴尬的人,日后将成为中国无绳电话大王,以及 OPPO 和 vivo 两大畅销手机背后的男人。​
一般人都是在高中时过得痛苦,到了大学就放飞了自我。而段永平则刚好相反。​

高考时,他知道自己要考大学,每天给自己安排得很充实,然后一天天接近目标,这个过程让他很快乐。而大学时,他失去了人生目标,不知道干什么好。​
若干年后他回忆道:​
“我人生中最不能忘怀的第一个经验就是高考。…… 那时候上大学的概念是什么?是一切。所有的人生目标都浓缩到这里,我段永平恨不得用一切聪明智慧和时间来换取这张入场券!​
可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是,当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刹那,我的内心却突然变得非常平静,甚至有一种从未经历过的迷茫。我觉得桃子变味了。我是在瞬间悟到了‘人生的乐趣在于它的过程’这一道理的……”​

当时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当科学家,但段永平环顾周边,看到比他牛的同学多的是,不想往科学家的道路上挤。而中国的商品经济也还没有开始大发展,所以段永平也不知道未来还能干嘛。​
1982 年,段永平大学毕业,被分到北京电子管厂,月工资 46 元。与他同一年分到这里的,还有来自杭州电子工学院一位叫王东升的人。​

北京电子管厂是国有企业,段永平能进来,等于拥有了当初父母梦寐以求的铁饭碗。但是,与父母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三十年不同,段永平干了 3 年,就觉得厌倦了。​
他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跳出了国企。​

和他同年进来的王东升则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在苦熬 10 年后,受命接管濒临倒闭的电子管厂,并将其改制为京东方,日后创造了京东方的 “光变传奇”。此是后话。​

段永平在人大就读期间,有了第一次商业尝试 —— 贩卖章光 101 生发剂。尽管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是做生意的过程却激发了他浓厚的从商兴趣。只不过,他不大喜欢这种倒买倒卖的方式。他心里想的是:如果我自己有一家企业,那该多好啊!​
那几年,最令他痛心的,是父亲于 1987 年在北京病逝。段永平年少时,因为家贫,父亲还要向邻里借钱供他读书。而现在,自己尚未立业,父亲就撒手人寰,给段永平留下终身的遗憾。很多年以后,段永平以父亲的名义,在南昌工程学院捐建了一座图书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名人网-有影响力的中国名人门户网站【官网】 > 28 岁缔造小霸王、34 岁创步步高商业神话!揭秘闲人段永平的传奇人生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